我们那儿村的路,从我记事起,就是泥巴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十分的难走。
记得上学的时候,下雨天都是车骑人,自行车根本无法走,也就是我们村地路,制约了我们村的发展,种上经济作物,人家便宜也不去我们村收啊,首先,路不行,车进不去,需要人力搞出来,但现在人工工资高啊,雇人就要赔钱啊,还有就是耽误时间,所以,人家都不愿意去我们村收东西。
我从小就不懂,这路为啥没人修啊?但农村公路归谁修那?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号规定谁修那?我们来看看一下啊。
第一章,第五条,第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落实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安全负责,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加强和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严格生态环境保护,扶持和促进农村公路绿色可持续发展。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建设管理工作。 村民委员会在乡级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可以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道建设。
大家看出来了吗?按照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和一事一议制度组织村内道路维修,但关键是钱谁出那?
第三章,第十五条,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列入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农村公路建设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筹措机制。鼓励采取农村公路资源开发、金融支持、捐助、捐款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
第三章,第二十条
农村公路建设不得增加农民负担,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不得强行让农民出工、备料。
大家看明白了吗?这惠民工程需要财政出,而不是强行让老百姓出啊。归根结缔的讲,解决从村民家门口到村内主要道路的硬化连接问题,需要村干部向上级反映,要求政府财政出钱对农村街巷进行硬化,这样才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才能让老百姓出门方便,才能让老百姓种的作物能卖出去,才能帮助老百姓脱贫致富。